网站首页 | 图片新闻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动态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 协会刊物 | 科普之窗 | 价格行情 | 会员风采
山东再生资源网欢迎您! 山东省再生资源协会简介
危废日益“显形” 处置能力告急
来源:山东再生资源网 日期:2016-06-13

中国土壤环境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日公布的最新测算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污染场地数量在100万至200万块,国内土壤修复市场总容量约为204729.2亿元。

在当日召开的“国际清洁技术与融资峰会”上,该战略联盟理事长姜林透露,由22家国内知名从业单位大规模协作编制的《中国土壤修复技术与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

土壤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姜林介绍,该报告在调研空间维度上涉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6个地级市和373个县区,覆盖全部细分领域,包括场地、农田、矿山、油田、盐碱地、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等全领域。共采集收录样本755个,其中明确承接单位的样本项目541个,明确预算金额的样本项目464个,明确资金来源的样本项目316个,明确应用技术的样本项目177个。

报告披露,目前我国土壤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污染严重;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原位技术比例较低,风险控制技术未能得到应用。我国目前污染场地技术标准非常不完善,基本是在调查和技术方案部分。修复过程相关的技术导则基本缺失。尚缺乏高效的污染土壤修复商业模式和资金投入机制。土壤修复资金来源仍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

调查发现,场地污染情况最为严峻,主要分布在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采矿区、工业园区、污水灌溉区等用地,超标点率介于20.3%-36.6%。污染特点集中表现为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污染土壤深度大,土壤和地下水往往同时被污染。从污染物种类看,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POPs、石化有机污染物三类。

农田污染总点位超标率为19.4%,且以轻微污染为主。从污染物来看,农田污染物主要为重金属及农药等。其中,重金属污染总体不容乐观,局部形势严峻;污染农田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湘、赣、鄂、川、桂、粤等省区。污染区域主要为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南方酸性水稻土区等。

在调查的70个矿区的1672个土壤点位中,矿山污染超标点位占33.4%,主要污染物为镉、铅、砷和多环芳烃。有色金属矿区周边土壤镉、砷、铅等污染较为严重。

调查发现,油田污染土壤具有普遍性,落地原油是油田开发中产生的最重要的土壤污染物,原油对土壤的初步污染多集中于地表下0-50厘米的表层。

姜林介绍,据统计,20012009年间,全国共有98000家企业关停或搬迁,其中部分为化工厂、农药厂、钢铁厂、焦化厂、金属冶炼、电镀和机械加工厂等大量排放危险废弃物的企业,很可能为高风险污染场地。

“综合国内目前主要城市搬迁企业污染场地调查结果,国内企业数量以及国外情况进行类比,中国的污染场地数量在100万至200万块。”姜林说。

他介绍,在修复技术方面,目前风险控制技术,如阻隔技术的应用在我国还比较少,今后应加强阻隔技术应用,特别是与其它修复技术联合应用。

姜林说,未来在土壤修复技术发展方向上,应从单项向联合集成的土壤综合修复技术发展;以单一的填埋焚烧等高成本技术逐渐转向低成本的生物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修复技术;从单纯修复治理向修复治理与风险控制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加强移除及处理后土壤的管理和再利用,最大程度节约成本;优化和调整城市建设项目规划,使修复需求最小化;合理确定修复目标和修复需求,避免场地过度修复。

土壤修复市场僧多粥少

调查还发现,目前市场上已承接项目的从业单位群体呈金字塔型分布,累计承接5亿元以上金额的领军企业各有优势,着力于解决行业现有难题的公司前景看好。

分析显示,目前土壤修复市场上已承接项目的从业单位以环境领域的“老牌”公司居多,门槛相对较高,新创公司介入市场竞争较有难度。但总体上看是“老牌企业有优势,新创企业有机会”。

对于各界关注的未来土壤修复市场容量问题,中国土壤环境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预测,“十三五”期间市场稳定增长。“通过估算待修复耕地、矿山、油田和工业用地的市场规模,预测国内土壤修复市场总容量约为204729.2亿元。综合分析认为,2016年至2020年期间,国内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大约在849亿元左右。”姜林说。

峰会上,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投资处副处长杜会杰透露,为支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2016年整合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首期安排资金90.89亿元。

“有人预测2015年土壤修复市场为500亿元,但实际上,当年前6个月只有20亿元左右。”高能环境总经理魏丽称,“修复行业企业良莠不齐。很多企业其实没有接到什么项目,以分包、贴牌为生,甚至大部分时间都在亏损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144月,国内从事场地修复的企业约400家,其中80%的企业并没有修复项目工程经验。

魏丽称,目前土壤修复市场僧多粥少,行业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污染场地修复市场潜力很大,但真正启动需要时间。”

魏丽建议,在土壤修复领域,大企业应做好大项目,以过硬的技术和施工能力、良好的素质和企业责任感来为国家和百姓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辅助政府做好行业相关规范、导则和指南,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加强技术研发,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小企业应专注于一点突破,专注于一种技术或一块市场更有利于保持竞争力。

峰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表示,“十三五”期间,不断加速的环境治理将会极大地激发环保科技创新,为环保产业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他说,“大气、水和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计划的全面实施,将推动环保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黄润秋希望有关国际组织、各国科研机构和优秀环保企业积极参与到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来,借助“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等合作机制,推动中国环保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数据

2015~2022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分析与市场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2013年,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156.9万吨,比上年减少8.9%;综合利用量为1700.1万吨,比上年减少15.2%;处置量为701.2万吨,比上年增加0.43%;贮存量为810.8万吨,比上年减少4.3%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为74.8%,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危废行业具有资质、地域、技术等壁垒,新建设施选址困难,外延并购是主要途径。

“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能力不足是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江环保”)总裁陈曙生在去年一次行业论坛上曾这样表示。而从不少工业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当地危险废弃物处置设施能力与地区工业发展需求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不配套现象。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污染源控制的重要环节,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领域,工业危险废弃物势必将在“十三五”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点,但目前危险废弃物处置能力确实还存在较大缺口。“随着环境监管的不断加严,企业违法成本不断提高,很多此前并未进入官方统计的危废量在不 断增长,将远远超过目前的处置能力。”

而需求和处置能力之间的缺口则意味着可能的市场空间。对此,陈曙生预计这一固废领域的“新贵”将拥有千亿元营收的市场空间。“假如我国每年产生的危险废弃物都能得到规范处理,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应该可以形成每年1500亿元左右的营业规模,预计有200亿元利 润,可以容纳几十个百亿市值的企业。”

危废如何才能不隐形?

严格环境执法,提高违法成本,倒逼底数不清、去向不明的危废逐步纳入规范管理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危险废弃物现有处置能力大约在3500万吨~3600万吨左右,但我国年危废产生量则远远不 止这个数据,业内有估计为8000万吨,甚至上亿吨的数量。由于危废是只有安全处理处置才能进入到官方统计中,因而获得准确的数据很难。但行业处于能力不 足的阶段,这点是确定的。”陈曙生表示,随着环境监管的加强,此前在设施建设上采取定期规划区域布局的计划,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危险废弃物处理的需要。

对此,威立雅中国危废业务总经理邝秀芬感受颇深。她说,随着“两高”司法解释和新环保法等出台,整个行业都面临危废大量增加的局面。“很多同行,包括我们旗下的危废处理厂都是满负荷运转,还有不少无法及时处理的情况。”

不过,记者了解到,将危险废弃物领域的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需求,还是一个需要和环境法制及环境监管一同完善的过程。

处置成本的居高不下成为很多企业不愿意将危废送入正规渠道的主要原因。“我国化工、炼油、采矿、医药、金属制品等行业每年产生的数千万吨危废物,按规定须交予有资质的环保企业处理,成本平均五六千元每吨。”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但一些企业不愿承受昂贵的处理成 本,就低价将危废转交给无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后者则多通过违法方式处理,譬如偷排、非法倾倒等。”

一位农药集团老总曾经坦承,精细化工等企业危废产生量大,如果都走正规渠道处置,每年可能会有数千万元的成本支出,加上其他的污染治理支出,本来不多的利润将进一步被蚕食。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工业危废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必须引起重视。未来,一方面,对工业企业危废要尽力做到精细化分类、资源化利用,从源头减少产生;另一方面,还是要靠环境法制、环境监管、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等方式,倒逼企业从整体上改变目前隐蔽的排放行为,将底 数不清、去向不明的危废纳入规范的管理渠道。

跨界者、优势企业怎样划分市场蛋糕?

危废行业具有资质、地域、技术等壁垒,新建设施选址困难,外延并购是主要途径,收购等资本运作将成为扩大份额、抢占区域市场的最大推手

曾经有从业者提问中国城建院副院长徐文龙关于危废这个细分领域的未来。他给出的回答是:“前景应当不错。”

他表示,危险废弃物正在逐步成为固废领域新热点,很多生活垃圾处理企业也正在转入这个行业。“当前,很多地区的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规划实施不理想,目前已经放开布点,以后相关处理设施的建设会越来越多。此外,危险废弃物处理的收费和利润空间都会明显高于生活垃圾。”

有投资机构分析,近两年产能缺口开始释放,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上升。处在起步并加速上升的时期。但同时,由于国家管理严格,危废行业具有资质、地域、技术等壁垒,并且新建设施存在选址困难等原因,外延并购是进入异地危废处理市场的主要途径。收购等资本运作将成为 这一轮扩大份额、抢占区域市场的最大推手。而这一点也在被市场印证着。

记者了解到,在细分领域内已经具备优势的东江环保、雪浪环境正在加紧对优势市场的布局,而一些外来者也开始蠢蠢欲动。东方园林相关负责人在去年曾透露将在3年投入百亿元资金进行对危废企业的收购、兼并等。

如雪浪环境近期通过并购宜兴凌霞,对危废处置缺口巨大江苏的意图明显。2014年以来,公司先后收购无锡工废,增资江苏汇丰,增资上海长盈,预计公司在长三角领域的危废年处置产能将达到14.9 万吨。

在去年总产能达到136万吨的东江环保,目前是公认危废设施运营执照最全的行业龙头,其主要产能分布于华南地区。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牵头联合兴业科技(同为上市公司)中标泉州市工业废物综合处置中心PPP项目,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

据了解,泉州市为福建省第一工业大市,此前当地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只有3家,远远不能满足工业企业生产的配套需求。业界人士分析,此项目的落地将填补当地缺乏综合性处置设施的空白,对于企业来说,则有利于其对福建等东南市场的拓展,实现跨地区扩张。

2015年,我们收购了不少需要在技术装备运营水平进行改进改造的设施。”陈曙生表示,利用资本的力量加强资源整合,促进行业的重整、重构,推动健康发展,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离专业化管理还有多远?

高浓度有机废物、高浓度混合酸等在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上存在问题,装备自动化进料、职安健方面有困难,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陈曙生对危废行业发展阶段的判断是还在起步,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加大能力建设。

不过在他看来,欠缺的不只是规模,国内危废处理技术、装备跟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比较落后。“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比如高浓度有机废物高浓度混合酸等,当前从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上讲还是有问题。”他说,还比如在焚烧处理设施上,装备的自动化进料、保证职安健方面还都存在困难。

陈曙生表示,由于危废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性质,其集中的地方也可能就是危险集中的地方。如果没有专业化管理的能力,缺乏风险防范和控制的能力,对企业和行业发展都是不利的。

“缺人!”是很多意图扩张的企业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而在处于加速上升阶段的危废领域,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危险废物处理量的快速增长,是需要匹配相当规模的技术团队、管理团队,但当前整个行业的人力配备是紧缺的。”

对此,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党总支书兼常务副总经理史昕龙也表示赞同。“正如陈总所讲,现在从政府到公众,对于危险废物的认知度和处理需求都在逐步提高。但我们目前企业提供的服务能力,实际上和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我觉得还在逐渐拉大。”

史昕龙分析说,危险废物处理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第一,由于行业特点,危废种类多。对一般的危废企业,一套设备要应对很多种类危险废物,这就要求设备的通用性、适用性比较强,也要求具备较高的运营维护能力,这方面是有待于提升的。

第二,一旦有危废突发性事件或环境事故,是不是有专业企业能够提供完善解决方案?这部分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对地方政府而言,不仅是日常处置废弃物的需求,其实还有不少环境应急抢险的需求。”

第三方面是新兴技术。危废领域现在更多是传统行业、传统技术,在新的技术领域比如等离子处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个行业面临着能力要快速匹配的需求,就一定要借鉴资本市场,加大技术力量的投入,处理工艺、技术要加大力度研发,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装备水平。提高行业的规范管理水平,来控制风险,健康推进行业的发展。”陈曙生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贸易德林工贸 | 驰易科技 |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 | 上证期货 | 中国废品网 | 山东节能网 |
版权信息:山东再生资源网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26号301室
邮编:250014 电子邮件:zsxh2008@163.com 鲁ICP备10019935号-1 技术支持:山东政通科技